闲来无事,我们以酒养生
从商周到两汉,饮酒的风俗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——喝酒不再是贵族专享,而是逐渐普及,并最终平民化了。
汉代奠定了酒的“群众基础”——这一时期,国家统一,社会安定,农业生产的进步带来了剩余粮食的出现,推动了酿酒业的发展。在各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、画像砖或简牍上不难发现,酒正成为一种平民风尚。山东诸城凉台的“庖厨图”中,酿酒已是生活日常;四川出土的画像砖中,人们在繁华闹市中的酒肆里沽酒。甚至是远在大漠中的居延烽燧,也曾出土两支记载酒曲价格的残简。在当时,即便是相对贫苦的农家,赶上了伏日、腊日,也会“亨羊炰羔,斗酒自劳”(《汉书·王莽传》),一顿酒肉大餐,是辛劳后的犒赏。
从四川到居延边陲,饮酒的普及,本身就是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标志。也正是在这一时期,酒的养生价值被逐渐认知与利用,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《养生方》和《杂疗方》中,发现了迄今为止有关酿酒工艺的最早记载,说明当时人们对酒的药用功能已有一定认识。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想象马王堆墓主辛追夫人的生前日常:早上打上一套“最早的养生操”(《导引图》)强身健体,闲来无事撸撸猫,拿着写有“君幸食”和“君幸酒”(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吃好喝好)的器皿,吃一顿健康餐,喝一点养生酒。
酒的药用养生价值,也出现在许多史籍记载中。东汉名医张仲景在《伤寒杂病论》中记载了“妇人六十二种风,腹中血气刺痛,红兰花酒主之”的药酒之方。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为古代名医事迹作《扁鹊仓公列传》,两位名医主人公都曾谈到对酒的理解,扁鹊所谓“其在肠胃,酒醪之所及也”,即以酒醪施于肠胃,可达到治病的效果。
养生意识与饮酒风尚的结合,更使饮酒成为一种日益流行的生活方式。
到了魏晋时期,酒税俨然成为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,饮酒之风更远胜前朝。这一时期,道家思想大行其道,其信众常在丹药或美酒中寄寓关于养生、健康的美好愿望。不少养生秘法纷纷涌现,《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》中就详细地记载了20种药酒之方,不仅包括酿造、服食的方法,也细致地说明了不同药酒的功效。比如,胡麻酒可以“令人肥白,肌肤润泽”,地黄神酒“续骨连筋”,天门冬酒“安神养气”;而最醒目的功效,则是相当多的药酒都可以“延年”——在频繁的战乱与政治动荡中,人们强烈地感受到生命飘忽、人生短促,只能通过养生酒方,来维系一些对未来的希望。
当时的道家,多渴望通过丹药与美酒来追求长生。比如,书法大家王羲之信奉五斗米道,既热衷于服食丹药“五石散”,也是好酒之徒——但人们很容易注意到丹药带来的许多失败案例,于是更乐于转向美酒,正如《古诗十九首》中所言,“服食求神仙,多为药所误。不如饮美酒,被服纨与素”。
养生酒是否真的见效?时人智者见智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饮酒自有其精神层面的意义,人们在醉意中幻想自在从容的生活,在片刻须臾中感受永恒,未尝不是一种“精神养生”。王羲之在酒意微醺中写下不朽名篇《兰亭序》,晚些的陶渊明也是随性饮酒写诗,尤其喜欢自己酿造的菊花酒。
人们寄情山水、把酒言欢,在酒后微醺中,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——不论在哪个时代,都是令人羡慕的精神状态,也深远地影响了人们对酒的认知与态度。这批魏晋时期的KOL们如果生活在今天,大概也都是出类拔萃的生活方式博主。
喝酒成为一种生活方式,是技术与思想双重影响的结果。酒中蕴含着独特的美好感受和宝贵的健康价值,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,有时成为纵情宴饮交际的桥梁,有时又转为庇护隐逸安宁的篱墙。因此,人们纷纷举杯,袅袅酒香飘入寻常百姓人家。
把握四季的脉搏,当节令成为养生酒的“下酒菜”
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,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与感受,促成了酒开始承担越来越重要的“养生”角色。而秦汉时期又是中国礼仪、节俗、制度重要的定型时期,在相对平稳安定的社会环境中,节日的风俗、日期基本稳定下来,加上时令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指导——于是,酒与节日和时令结合为“节令酒”,以发酵的原酒为基酒,在其中又加入种类繁多的芳香物料或药材,在不同时节饮用,则被赋予各种不同美好寓意。
椒酒、桂酒、菊花酒等,这些从小时候听到长大的“节令酒”,早在千年前就已经出现。百姓多在农闲时酿酒,至春节期间,就要饮用屠苏酒、椒酒、柏酒。相传屠苏可以祛疫,而椒是“玉衡星精,服之食人身轻耐老”,
花椒可以驱寒去恶,还有多子之意,柏“亦是仙药”,也象征长青、高洁,因此都被赋予健康、长寿的美好寓意。
在东汉崔寔的《四民月令》中,便有人们在春节时饮用椒柏酒的场景,“子妇曾孙,各上椒柏酒于家长,称觞举寿,欣欣如也”。南朝宗懔在《荆楚岁时记》中也写下了“于是长幼悉正衣冠,以此拜贺。进椒柏酒,饮桃汤”。不过,有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饮酒的次序竟是“当从小起,以年少者为先”。
椒柏酒在寒冷新年中可以驱寒、保健,但这些原料听起来有点“黑暗料理”的色彩。相比之下,秋天的菊花酒氤氲着芬芳甜美的气息,接受度似乎就要高得多了。
到汉代,节庆的日程就已经颇为丰富。比如在重阳节时,人们佩戴茱萸、登高、饮菊花酒,可谓是借着过节的由头去举家秋游。唐人王维的诗中有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”,其实就是延续汉代的节俗。登高也好,插茱萸也罢,这些都可算郊游时的即兴项目,而唯独菊花酒却是需要早做准备的。在汉代刘歆的《西京杂记》中就有记载,“菊华舒时,并采茎叶,杂黍米酿之,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,就饮焉”。由此可见,这“秋天里的第一杯酒”,回味的其实是去年秋天的滋味。
在品尝菊花酒的人中,最著名的还属陶渊明。在《九日闲居》中,他称赞“酒能祛百虑,菊解制颓龄”;在《饮酒》中,他躬身采露,“秋菊有佳色,裛露掇其英”。在九月初九这长长久久的美好愿景中,花的香气被酒精萃取、保留,也就这么长长久久地飘散下去。
这些汉晋时的古老酒事,其实到今天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——因为它沉淀着“不时不食”的自然智慧。这句出自《论语》的古老名言,如今又成为不少都市年轻人的生活风尚。传统农耕社会里,注重对自然世界变化的感受与总结,时令与饮食之间,当然存在着鲜明的对应关系。但随着各种温室技术、现代食品工业以及全球供应链的推广,我们一度越来越难在餐桌上感受到四季的变换。对于久已脱离自然环境的年轻世代来说,通过饮食来重新建立对时令、节气的体察与感悟,成了一种宝贵的仪式感。
秦汉魏晋时的节令酒,仍可以带给我们不少启示。无论身处何地,斟一壶酒,读一本诗,便可在酒中感受到人生的沧桑,也把握着四季的脉搏。